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芜湖抗震支吊架系统发展现状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5日

承重及抗震支吊架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得知,承重支吊架与抗震支吊架是分属不同系统的,其各自的所承担的任务也不相同,因此在设计时应按照各自相关规范及图集分别进行设置,相互不可替代。承重支吊架主要计算管道的重力荷载,在水平方向的力主要以防晃及防机械震动为主。 抗震支吊架则以地震时管道所受的地震作用为主要荷载。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1.0.3强条:“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对于地震作用,一般地区(地震设防烈度≤8度)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修订版)第5.1.1条规定: 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抗震支吊架能够抵御地震发生时来自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强大力量的破坏作用。芜湖抗震支吊架系统发展现状

芜湖抗震支吊架系统发展现状,抗震支吊架系统

成品支吊架应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多种管线在狭小空间场所布置的支吊架安装,特别适用于建筑工程的走道、地下室及走廊等管线集中的部位、综合管廊建设的管道、电气桥架管线、风管等支吊架的安装。特别适用于后期使用功能调整频繁,室内管线易拆改的建筑安装工程。成品支吊架以美观、耐用、可预制、可拼装、拆改方便等优点,在国内重要大型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造就无数精品工程。《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实施后,建筑工程采用成品的抗震支吊架系统早已成为必选。装配式建筑是行业的大趋势,其细分领域也开始进入装配式时代,其中装配式建筑机电系统的发展已经逐步成熟。近年来,随着建筑体量的增加,建筑机电系统也日趋复杂,所以成品支吊架逐步代替了传统支架,其使用率也在飞速增长。现在成品支吊架的分类很多,可以根据机电系统的具体应用情形来选择合适的成品抗震支架投入应用。但是无论选用哪种支吊架,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设计标准是否合适。在固定安装成品支吊架时,还要先结合管道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来制定设计安装方法。芜湖抗震支吊架系统发展现状抗震支吊架贮存温度为-10℃~+40℃。

芜湖抗震支吊架系统发展现状,抗震支吊架系统

抗震支吊架,承受压力的杆件长细比应小于等于200,只承受拉力的杆件长细比应小于等于300。抗震支吊架的斜撑与吊架的距离不得大于0.1m。门型的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门型抗震支吊架至少应有一个侧向抗震支撑或两个纵向抗震支撑(对于风管抗震支架,当其风管宽度超过1m时,宜使用两个侧向支撑);2)同一承重吊架悬挂多层门型吊架,应对承重吊架分别单独加固并设置抗震斜撑;3)门型抗震支吊架侧向及纵向斜撑应安装在上层横梁或承重吊架连接处;所有抗震支吊架应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安装抗震支架的锚栓只可固定在剪力墙,梁或钢结构梁,承重柱上,严禁将斜撑安装到砖墙一类的建筑结构上(砖墙容易被应力集中所破坏,使锚栓松动)。

抗震支吊架构件所选节点大样的各构件标称负荷均不得低于该节点设计地震力作用负荷。当抗震连接部件选定后,应绘制安装节点详图。详图包括:抗震节点图纸编号、抗震构件名称或编号、抗震构件数量等内容。在选择抗震支吊架类型后,应根据抗震支吊架自身荷载进行抗震支撑节点验算,并调整抗震支吊架间距,直至各点均满足抗震荷载要求,验算公式参照本规范第3.4节。当 αEk计算值小于0.5时,按0.5取值。如图纸变更必须有设计人员经过验算之后方可变更。具体验算步骤及内容如下:1逐点划分各抗震支吊架重力荷载范围,并计算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及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或构件内力组合设计值S。当计算干管侧向支吊架重力荷载时应将下一级支管同向重力荷载计算在内;2斜撑及抗震连接构件的强度验算;3吊杆的强度验算;4斜撑及吊杆的长细比验算;5各锚固体的强度验算,包括斜撑锚栓、吊杆锚栓等;6管束的强度验算。哈芬槽的用途和特性。

芜湖抗震支吊架系统发展现状,抗震支吊架系统

抗震支吊架应设清晰耐久性标志,至少包括:    a)规格型号;    b)生产厂名称或商标;    c)生产日期或出厂编号。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支架在包装箱中应单独固定。产品包装中应附有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在包装箱外应标明放置方向、堆放件数限制、贮存防护条件等。 支架在运输过程中,应防雨,装卸时应防止剧烈撞击。支架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避免与腐蚀性物质共同贮存,贮存温度为-10℃~+40℃。抗震支吊架的组成部分包括: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悬吊式抗震支吊架(简称吊架),用符号KZD表示。海淀区抗震支吊架系统市场价

要求不得将抗震支吊架安装于非结构主体部位,如轻质墙体等。芜湖抗震支吊架系统发展现状

国家高度重视建设工程抗震工作。安全高效、抗震保障、节能环保等,成为建筑安装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其中建设工程抗震领域相关保障措施以及监督管理等存在薄弱环节,影响和制约了抗震设防标准落实及防灾能力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建筑部品部件质量认证行业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面临着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既要担负“保底线”的支撑作用,又要肩负“拉高线”的引导作用。这对于地震灾害多发频发,破坏性地震时有发生的我国来说,意义重大。《条例》的颁布,将使建筑的抗震鉴定和加固有法可依,抗震性能进一步得到提升,促进提高城乡综合防灾能力。芜湖抗震支吊架系统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