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玉溪进口AED设备多少钱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4日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急救设备,它是一种电击设备,非专业人士都可以操作,当遇有心跳骤停人员时,只要在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就可以有效制止猝死。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心跳骤停人数每年超过54.4万,算下来,平均每天就有超过1500人死于心跳骤停。与此对应的是,目前我国院前的心跳骤停抢救成功率不足1%。如能在一分钟内对心跳骤停的患者给予电击除颤,急救成功率可能高达90%;每延迟1分钟,存活率将递减7%至10%。从某种意义上来讲,AED不仅是一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先进的急救理念。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心脏骤停并给予电击的急救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和家庭。玉溪进口AED设备多少钱

玉溪进口AED设备多少钱,AED设备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仪,能够自动分辨心搏骤停是否由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引起。若需除颤,可提供高能量电流,点击除颤完成抢救。 “救命神器”AED是什么? 自动体外除颤仪,俗称AED,能够自动分辨心搏骤停是否由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引起。如需除颤,它可以提供高能量电流,进行电击除颤而完成抢救,帮助发生恶性心律的病人恢复心律,是抢救呼吸、心搏骤停病人的“利器”,被称为“救命神器”!是一种非专业人员也能使用的医疗设备。 黄金四分钟 挽救生命 我国每年心脏猝死病人在55万人左右,绝大多数是心源性心搏骤停病人,平均每分钟有4人,而且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如果1分钟之内通过AED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救活概率为90%,每延迟一分钟救活的希望降低7%—10%。 在心搏骤停时,只有在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才是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曲靖本地AED设备推广公司AED的使用可以在几分钟内挽救生命。

玉溪进口AED设备多少钱,AED设备

AED 在公共场所的配置率十分重要,让更多人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同样关键。AED 是一种便捷简易的电除颤设备,非医疗专业人士经过简单培训后也能很快学会。这需要我们借助教育、媒体等渠道加大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相关部门持续普遍地开展培训,让更多人可以熟练操作AED。避免在紧要关头因操作不当,导致悲剧的发生。加快建设人民城市,一方面通过大项目大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包括诸如普及AED 之类的民生投入,紧跟时代发展,回应百姓关切,实实在在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实现建设人民生活的现代化的目标。

当有人使用AED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抢救时,患者心电数据和抢救现场录音将及时上传至 AED管理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可及时将数据提供给医生作为诊断参考,提高救治效率。 2019-2022年期间,为保障抗疫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久心完成了苏州工业园区全部防疫点位的AED布防。为适应2019-2022年防控的特殊性,久心特别选用了网络版AED,通过AED管理系统,完成了设备远程正常使用,减少人员接触,助力2019-2022年防控工作。 当有人突发心脏骤停倒地时,现场响应人只需打开微信AED急救地图小程序,点击一键呼救按钮,系统自动呼叫120,并通知附近的志愿者。志愿者接受求救信息后,根据小程序显示的呼救者和附近AED位置,快速拿取AED赶赴呼救现场协助实施抢救,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 为了方便快速找到并使用AED,久心在北京地铁布设的AED也搭载了AED管理系统。运维人员通过线上平台即可对设备进行实时定位和监控,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方便快速调用。久心AED在北京地铁8号线成功挽救了一名乘客。 安全等级高,数据全周期可追溯。 AED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心脏骤停患者的死亡率。

玉溪进口AED设备多少钱,AED设备

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AED主要是双向波技术,当然在一开始的时候,AED其实也有单向波。那么,什么是双向波,什么是单向波? 简单点讲就是:单向波是指电流有固定的方向,一般从正极流向负极,它的特点是所需要的能量大,导致对人体损伤比较大; 双向波是指电流从其中一个电极片释放后会从另一个电极片返回一次,所需能量是单向波的一半,对人体伤害较小,除颤成功率相对更高; 怎么判断眼前的AED是单向波还是双向波呢? 单向波AED的能量为360J,大多数双向波AED的能量低于360J,因此有用户认为,如果能量为360J,就是单向波除颤仪。这个判断方法虽然直观,但也不完全正确,因为能量低于360J的AED除颤仪,肯定是双向波除颤器,而能量为360J的AED,不完全都是单向波aed除颤仪。因此,用户还要根据机器品牌、型号去咨询AED除颤器厂家。 AED的电击能量对于不同的患者和情况也是不同的。文山怎样AED设备哪家好

AED的电池寿命长,可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正常使用。玉溪进口AED设备多少钱

AED的发展历程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18世纪:电击除颤技术的缘起,丹麦医生Abildgaard描述了一系列实验,通过电脉冲使母鸡“没有生命”,随后又通过电脉冲使他们回复知觉,但Abildgaard并不知道室颤的存在。 1947年:贝克(Beck)通过电除颤挽救了人的生命,使用了一个特殊设计的心内电极桨,用110伏电压,1.5安培的交流电,电击2次。 1956年:卓尔(Zoll)等人成功进行了首例人的体外除颤,70伏特,1.5安培的交流电流,在胸外进行了0.15s的放电除颤。 1961年:亚历山大(Alexander)等人描述了交流电电击终止室性心动过速(VT)。 1970年:Diack和他的同事发明了AED,根据CPR的相关原理开发出了AED的原型机,并在波特兰地区进行了测试。 20世纪80年代中期:AED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受过训练的非专业人士。 1996年:首台使用双相波技术的AED问世。 2003年:快速电击技术问世,缩短了AED分析到放电的时间,提高了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 2006年:推出了smart CPR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玉溪进口AED设备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