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云南怎样心源性猝死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8日

AED的作用是自动分析心律失常,并给予恰当的电击来重启患者心脏。它是一种用于心搏骤停患者的设备,可以自动判断、分析患者身体情况,识别是否为可除颤心律。一旦判断为可除颤心律,AED会提供高能量电流,对人体的特定区域放电,帮助因室颤、无脉性室速导致骤停的心脏恢复正常的心律。AED是一种智能、便携的医疗器械,普通公众也可以掌握操作。在突发情况下,使用AED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生还率。AED自带电极,通过贴在胸部和肋骨两边的特定位置上,自动监测患者心电图,一旦发现心律失常,会产生声音提醒操作者进行电击医治。同时其还会通过语音提示、操作指南来指导救护者进行急救操作。在心脏骤停的紧急情况下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云南怎样心源性猝死

云南怎样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

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救治速度密切相关,每 1分钟的延误,都会让患者生存几率下降 7%-10%。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在尽快时间内进行急救,对患者施行心肺复苏和除颤。虽然除颤是目前救治心脏骤停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某些患者可能存在心脏骤停的诱因或存在其他并发症,除颤无法保证一定救活患者。但通过及时的进行心肺复苏使用AED是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生还率,挽救更多的生命。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并提供电击除颤的能量。怒江州心源性猝死附近哪里有AED的放置位置也需要考虑到安全因素,不应该放在容易被误操作或被恶意使用的地方。

云南怎样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

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AED主要是双向波技术,当然在一开始的时候,AED其实也有单向波。那么,什么是双向波,什么是单向波? 简单点讲就是:单向波是指电流有固定的方向,一般从正极流向负极,它的特点是所需要的能量大,导致对人体损伤比较大; 双向波是指电流从其中一个电极片释放后会从另一个电极片返回一次,所需能量是单向波的一半,对人体伤害较小,除颤成功率相对更高; 怎么判断眼前的AED是单向波还是双向波呢? 单向波AED的能量为360J,大多数双向波AED的能量低于360J,因此有用户认为,如果能量为360J,就是单向波除颤仪。这个判断方法虽然直观,但也不完全正确,因为能量低于360J的AED除颤仪,肯定是双向波除颤器,而能量为360J的AED,不完全都是单向波aed除颤仪。因此,用户还要根据机器品牌、型号去咨询AED除颤器厂家。

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首先研制出了世界上首台心脏除颤器。而在1970年,阿彻·迪亚克博士和他的同事发明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了AED的使用。自此以后,AED的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受过训练的非专业人士,并且具有分析心律失常情况、自动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提供电击除颤的能量等功能。现在,AED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公众应急服务和急救中,成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设备之一。在使用AED之后,需要立即拨打120或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以便对患者的进一步救治提供帮助。

云南怎样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

对于家庭中由消费者自行使用的情况,用户应注意以下事项: 购买设备时,消费者应接受久心医疗或当地经销商提供的安全使用培训: 设备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切勿存放在阳光直射处或阴暗潮湿处: 请将设备放置在儿童不能接触的位置,以免发生意外; 消费者应按要求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当发现设备状态指示屏显示 X 及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联系久心医疗或当地经销商,切勿私自拆卸;在使用设备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第四章要求进行操作; 整个使用过程中都有语音提示和指示灯或 LCD屏引导操作者对患者实施抢救。 面对倒地的患者,首先检查患者症状,如果患者出现无反应、无脉搏、无呼吸等疑似心脏骤停症状,请立即拨打 120,并迅速取来 AED 准备对患者施救。如果无法立即获取 AED,请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直到获得 AED。整个使用过程中都有语音提示和指示灯或 LCD屏引导操作者对患者实施抢救。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联系久心医疗或当地经销商更换电极片。 在使用AED之前,需要先检查患者的口腔和呼吸道是否有异物阻塞,如果有需要先去除异物再进行急救。临沧进口心源性猝死常见问题

在使用AED时,需要将电极片正确地贴在患者胸部的皮肤上。云南怎样心源性猝死

AED的发展历程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18世纪:电击除颤技术的缘起,丹麦医生Abildgaard描述了一系列实验,通过电脉冲使母鸡“没有生命”,随后又通过电脉冲使他们回复知觉,但Abildgaard并不知道室颤的存在。 1947年:贝克(Beck)通过电除颤挽救了人的生命,使用了一个特殊设计的心内电极桨,用110伏电压,1.5安培的交流电,电击2次。 1956年:卓尔(Zoll)等人成功进行了首例人的体外除颤,70伏特,1.5安培的交流电流,在胸外进行了0.15s的放电除颤。 1961年:亚历山大(Alexander)等人描述了交流电电击终止室性心动过速(VT)。 1970年:Diack和他的同事发明了AED,根据CPR的相关原理开发出了AED的原型机,并在波特兰地区进行了测试。 20世纪80年代中期:AED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受过训练的非专业人士。 1996年:首台使用双相波技术的AED问世。 2003年:快速电击技术问世,缩短了AED分析到放电的时间,提高了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 2006年:推出了smart CPR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云南怎样心源性猝死